楼板出现裂缝加固处理方法咨询 158-0091-0140 付经理
在房屋建筑中有很多情况会造成混凝土裂缝,很多朋友来咨询当楼板,梁,柱子,出现裂缝处理怎么处理呢?加固技术电话158-0091-0140 付经理,楼板出现裂缝怎么办?技术咨询158-0091-0140 付经理
这里根据我们5年来的加固经验,来为各位解决一下出现裂缝怎么处理以及加固等问题
为保证工程质量及工程质量创优目标的实现,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_50666-2011)以及本企业质量验收标准,针对施工中易出现的板裂缝,特
编制本施工方案
产生裂缝的原因
产生裂缝的原因
1未充分考虑温差和混凝土收缩特性,重点部位(阳角等处)配筋量不足导致裂缝。
2凝土质量和性能不达标,坍落度过大、使用低性能外掺济,导致裂缝.
3施工中过分振捣,模板、垫层过于干燥导致楼板裂缝
4上过早施工、加荷导致裂缝
5混凝土养护不当导致楼板裂缝
6筋下沉导致楼板裂缝
裂缝的处理方法
1如果裂缝比较多面积较大,可以通过在找平层中增设钢丝网或钢板网进行加强,以提高楼板的整体抗裂性。
2对于一般楼板表面的龟裂,可先将裂缝清洗干净,干燥后用环氧树脂浆液灌缝或涂刷表面进行封闭。
3对一般楼板裂缝,可用清水冲洗干净后用1:2或1:1水泥砂浆灌抹,压平后养护即可。
4当裂缝较大时,应沿裂缝凿八字形凹槽,冲洗干净后,用1:2水泥砂浆抹平,也可用环氧树脂胶泥灌抹。
5对于楼板底的裂缝楼板可在基底用钢丝刷清理干净后,用低黏度改性环氧树脂沿缝涂抹,宽度约100mm,自然干燥后尽快粉刷封闭或采用强度较高的复合增强纤维布条等材料对裂缝作粘贴加强处理。
如需要咨询楼板出现裂缝怎么处理加固咨询 186-2102-5008 陈经理
楼板裂缝修复及加固施工方案
花桥×××苑2#楼卧室、4#楼客厅楼板出现裂缝,裂缝由外向内发展,局部已形成贯穿裂缝。经分析,推断其形成原因为:① 板钢筋错位,保护层过大,导致结构承载力下降引起裂缝;②板上层负弯矩钢筋不足引起的板上部开裂; ③ 温度应力引起的伸缩裂缝。针对以上分析原因,为了防止板内钢筋锈蚀及裂缝进一部增长,须对出现裂缝的板进行裂缝灌浆处理,同时为了防止裂缝部位应力集中产生破坏,拟对已产生裂缝部位进行碳纤维加固。
一、裂缝灌浆
1、主要材料:
灌浆树脂、封缝胶(必须有产品出厂合格证及检验报告)。
2、施工步骤:
搭设施工脚手架——观测裂缝——基层处理——确定注入口——配封缝胶——封闭裂缝——安设底座——配灌浆树脂——安设灌浆器——灌浆——拆除灌浆器——清洗灌浆器——基层复原。
3、施工机具
① 气泵(清理裂缝);② 600ml量杯(配树脂胶);③ 4cm宽开刀、小刮板(配封缝胶);④ 手套、防护镜;⑤ 酒精、棉丝(清洗灌浆器);⑥ 手提打磨机(打磨封缝胶清理基层)。
4、注意事项:
① 施工前必须将抹灰层剔除干净,露出结构面;
② 施工时一定要保证裂缝干燥,切忌用水冲刷裂缝;
③ 注入口尽量设置在裂缝较宽,开口较通畅的位置;
④ 封口胶要现配现用,每次配量不宜过多;
⑤ 仰面注胶施工时必须佩戴防护镜;
⑥ 灌浆结束后用酒精浸泡并清洗灌浆器,以便下次使用,切不可用其他稀料清洗。
二、碳纤维加固
加固建议
本工程中出现的裂缝处于楼板中部或负弯矩钢筋端部位置,裂缝由外向内发展,从结构安全角度考虑,对未贯通的裂缝,在灌浆结束后须在楼板上部粘贴碳纤维布进行加固,在裂缝分布范围1600mm宽度沿受力方向贴碳纤维布一层,沿裂缝方向碳纤维布边缘贴200mm宽碳纤维压条一道;对已贯通的裂缝,在下部裂缝分布范围1600mm宽度沿受力方向贴碳纤维布一层,在上部裂缝分布范围1000mm宽度沿受力方向贴碳纤维布一层,沿裂缝方向碳纤维布边缘贴200mm宽碳纤维压条一道在灌浆结束后须在楼板上部及下部粘贴碳纤维布进行加固。(详见附图)
㈠、施工准备
材料及主要机具:
1、配套树脂类粘结材料:进场时必须有合格证明书及试验报告。
2、碳纤维片材:200克碳纤维布,需出具出厂合格证及试验报告。
3、主要机具:角磨机、吹风机等。
作业条件:
1、粘贴碳纤维片材所在部位影响施工的附属设施拆除。
2、施工用脚手架搭设完毕,并经检查验收合格,无安全隐患。
3、粘贴碳纤维片材用的配套粘结材料准备完毕,并经检查合格。
4、施工工具经过调试,试运转合格。
5、工长根据施工方案对操作班组已进行全面施工技术交底。
㈡、操作工艺
1、工艺流程:
构件基底处理 → 修补找平 → 涂刷底胶 → 粘贴碳纤维片材 → 防腐处理
2、构件基底处理:将混凝土表面用角磨机、砂轮(砂纸)等工具,去除混凝土表面的浮浆、油污等杂质,构件基面的混凝土要打磨平整。用脱脂棉沾擦拭表面,用吹风机将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净并保持干燥。
3、修补找平:
混凝土表面凹陷部位应用刮刀嵌刮整平胶料填平,模板接头等出现高度差的部位应用整平胶料填补,尽量减少高差。
4、粘结剂搅拌:
根据配合比确定各种材料用量,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配制,并应在现场进行临时配置,每次配胶量以一次用完为宜。
粘结剂开始搅拌时,由施工单位主管技术部门、工长组织有关人员,对材料进行检查。
5、涂刷底胶:粘结剂配制好后,用滚筒刷或毛刷将胶均匀涂抹于混凝土构件表面,等胶固化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
6、粘贴碳纤维布:按设计要求的尺寸裁剪碳纤维布。配制、搅拌粘贴胶料,然后用滚筒刷均匀涂抹于所粘贴部位,在搭接、拐角部位适当多涂抹一些。用**的滚筒顺纤维方向多次滚压,挤压气泡,使浸渍树脂充分浸透碳纤维布,在碳纤维的外表面均匀涂抹一层粘结胶料。
7、固化:粘贴剂在常温下固化,3天后即可受力使用。
㈢、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粘贴碳纤维布所用的碳纤维片材、配套树脂类粘结材料必须具有产品合格证、质检部门的产品性能检测报告。
粘结剂的的配合比、原材料计量、搅拌,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规定。
2、一般项目:
碳纤维布沿纤维受力方向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00mm,当碳纤维布沿其纤维方向需绕构件转角粘贴时,构件转角处外表面的曲率半径不应小于20mm。
3、允许偏差项目:
碳纤维片材的实际粘贴面积不应少于设计面积,位置偏差不应大于10mm,总有效粘结面积不应低于95%。
三、安全措施
1、碳纤维片材为导电材料,施工碳纤维片材时应远离电器设备和电源,或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
2、碳纤维配套树脂须密封储存,远离火源,避免阳光直接照射,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禁止抽烟。
3、施工现场要保证通风良好。
4、施工人员进入现场正确佩戴安全帽,高处作业须佩戴安全带,安全带必须高挂低用。
四、成品保护
胶粘材料固化后不准在粘贴构件上进行高温作业。
五、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基面打磨:混凝土基面必须经过打磨,并清理干净,表面
凹陷部位应用刮刀嵌刮整平胶料填平,模板接头等出现高度差
部位应用整平胶料填补,尽量减少高差。
六、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1、主要材料须具有产品合格证及试验报告。
2、粘贴碳纤维布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
3、粘贴碳纤维布施工日志。